

图为家庭服务机构进行岗前培训。刘辉 摄
在筑城,家政服务业是“稀缺”资源,理应让人爱之不及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已经花钱消费了家政服务的许多市民,却有一肚子倒不完的苦水。而许多家政服务人员尤其是家庭保姆,对雇主也颇多微词。雇主与保姆或钟点工相互依存又相互指责的怪现象存在多年,已经让人见怪不怪。
矛盾的这一面:雇主的忧虑——花钱买不来满意的服务
提起家政服务人员,市民蒋先生有一肚子的苦水:“即使你花高价,也不一定能买来令人满意的家政服务。”蒋先生一家三代同堂,因为夫妻双方都忙于工作,为了保障老人和孩子的正常生活,他以每月800元的价格从家政公司专门请了一名本地的钟点工,为全家人做晚餐及少量清洁工作。
但让蒋先生意外的是,这名钟点工非常懒散。“她经常请病假,1个月内差不多要休息10多天。有时,她临时有事来不了,都不记得给我们打一个电话请假。”更让蒋先生一家啼笑皆非的是,他们请这名钟点工打扫厨房时顺便清洁一下油烟机,竟然被她以“清洗剂伤手”为由给拒绝了。
“我们原本以为这位大姐家住贵阳,又是下岗再就业人员,应该容易相处,可事实证明她并不很在意这份工作。在平时的言谈中,她甚至抱怨我们家人太多,而且每次晚饭都要等全家人到齐后才能开饭,拖延了她的下班时间。”
家政服务“侵入”家庭隐私领域
家住小河的何先生曾遭遇过这样的事例:两年前他选择了小区里的一名保洁人员给自己家里做钟点工。一次,这名钟点工与何先生的爱人闲聊,竟然聊起了何先生家楼上的邻居。原来这名钟点工也为何先生楼上的邻居家服务,这位邻居家中从不为外人所知的家庭隐私就这样被钟点工泄露了。
钟点工对别人隐私的详细描述,以及她流露出那份掌握别人不愿示人的秘密的自得,让何先生和爱人感到一种恐惧:在其他客户家里,她该又会如何显摆对我们隐私的了解呢?这样的显摆又将会给我们的家庭带来怎样的伤害?
不负责任的家政人员变成家庭安全“杀手”
雇主上班后,家里婴儿的配方奶粉被月嫂喝了;因为雇主家婴儿的啼哭声影响了自己通电话,月嫂干脆用奶嘴将孩子的嘴给堵上;雇主快下班了,月嫂才关掉正在看的电视开始做正事……日前,杨女士讲起自己支付每月1200元工资请来带婴儿的月嫂时,非常窝火。
杨女士休完半年产假后,专门去本市一家家政公司请“有经验而且很专业”的月嫂回家帮忙带孩子。但月嫂来后,杨女士一家很快发现这个月嫂根本就是个外行。由于月嫂不称职、不负责任,一个月下来,由她照料的小孩因睡觉姿势不正确还出现了头形变歪的情况。杨女士一气之下找到派出这个月嫂的家政公司评理。虽然对方表示可以给他们家换人,但刘女士却已经不敢把孩子交给月嫂了。
矛盾的那一面:家政人员的抱怨——生活习惯差异,让我饱受挑剔
今年45岁的郭阿姨来自黔西县,干家政之前她一顿吃三碗是平常事,而且她的口味偏重,做菜喜欢多放油,一顿不吃肉就会饿得心发慌。这种生活习惯,让她与贵阳雇主许阿姨之间产生了很大矛盾。
“她对我说,现在的猪都是饲料喂养的,不安全,上了岁数的人要吃得清淡才健康;然后又说炒菜最好用调和油,盐也要少放,这样才不容易得高血压。”说起比自己大几岁、瘫痪在床需要人照料的雇主,郭阿姨非常困惑。她心想,自己像原来那样生活,也很少生病,为什么城里人有这么多的注意?后来,郭阿姨还听见雇主许阿姨多次向人抱怨:家里的油、米最近用得特别快。
我是保姆,也需要被尊重
初到雇主家时,被主人像防贼一样地盯着;主人摆放在家里打眼处的一些贵重首饰,其实是用来测试保姆人品的“试金石”;保姆买回的各种食材,都要被雇主仔细问价和检查质量;雇主给保姆单独使用一双碗筷,美其名曰是让保姆健康生活,其实是防止保姆有病传染给雇主家里人……家政工汪燕进入上一任雇主家时,就遭遇了这些意想不到的情景。
“真是没法干下去了!”她说,“女主人是全职太太,没事就挑剔我做事不到位。最可气的是,有时她约牌友来打牌,她们经常指使我做这买那,还让帮忙捶背,完全就把我当个丫头在使唤。”
(汤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