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话题背景】
近日,深圳市宝安区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:保姆赵某觉得儿子被雇主污蔑,怨气难平伺机报复,趁着晚上与雇主家11岁的男孩谢金彪独处一室时,用刀将谢金彪砍死。近年来,类似雇主和保姆之间的摩擦,甚至血案不断上演。保姆虐待或杀死雇主孩子,或者雇主虐待保姆、欺骗保姆等新闻见诸各大报端,雇主和保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。
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人们对于保姆的依赖越来越强。雇主与保姆如何才能和平相处,成为不少人关注的话题。本期“热点对话”,即以此为话题展开讨论。
沟通篇
多点沟通少点隔阂
曾经看过一个关于隔阂的笑话。非典期间,一个城里人新屋装修,老婆千叮万嘱老公说,请搬运工喝水,一定要用一次性水杯,怕用玻璃杯会传染病毒。一次,老公请了一老一少搬东西,完了拿玻璃杯装水给两人喝,老的没喝,年轻的喝了。后来,一老一少出去的时候,老公听见老搬运工对年轻的说,叫你别用城里人的玻璃杯喝水,现在的城里人都不知有什么病。
说的是搬运工,但反映的是城里人跟乡下人的隔阂,推而广之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。关于雇主与保姆的矛盾,就是一种隔阂造成的矛盾。雇主先入为主地认为保姆好吃懒做,必须时时监督、处处小心,一有风吹草动就捕风捉影、小题大做。保姆领着微薄的薪水,做着繁重的工作,心里面本来就藏着各种各样的想法。雇主的一句话,就可能让保姆心潮起伏、怨气难平,背地里干起了打击报复的小动作。
由此可见,雇佣双方都有自己的苦衷,如果在出现问题时仅从自己的立场考虑,只会将对方“妖魔化”,矛盾自然不断升级,隔阂也会越来越大。雇主和保姆应该主动开诚布公地沟通,协商解决问题的途径。 (阿民)
平等相待 互相体谅
最近,一些雇主与保姆之间相处难的报道见诸报端,到底雇主与保姆之间该如何和平相处呢?笔者认为应该是:平等相待,互相体谅。
有的雇主以为自己每月付钱给保姆,就可以对保姆颐指气使,对保姆横看竖看都不顺眼,诸多挑剔,不停地指挥保姆干这干那,这势必会引起保姆的反感,保姆自然会想着办法来敷衍雇主,甚至报复雇主及其家人,最终双方可能不欢而散。有的保姆可能唯利是图,一心想在雇主家里捞点小好处,如在买菜时向雇主虚报菜价,每月在雇主的买菜钱里赚上一两百元;或者做家务时偷工减料,能不干的就不干,搞卫生马虎了事;有些心肠不好的保姆,甚至喂安眠药给雇主的宝宝吃,或是偷窃雇主的钱财……
保姆与雇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,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时候,保姆与雇主相处的时候,如果双方本着平等相待、互相体谅的原则,凡事都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,那么做出来的事情就更加有人情味了,例如,保姆做菜时,多问问雇主的意见,常常变着花样做一些雇主喜欢的菜式;雇主也多帮保姆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,多关心保姆的生活,这都有助于双方关系的融洽。
人和人相处,关键是将心比心,如果你一直都对他人很好,对方肯定会从心底感动的。保姆与雇主之间的相处,何尝不是一样的道理呢?(方圆之道)
制度篇
契约规范最关键
今年9月,高位截瘫的体操运动员桑兰以一篇《什么是家政服务》的博客文章,附多张写实照,历数家中脏乱和对高薪保姆的不满。文章引发了媒体以及广大网民对保姆服务质量的关注。桑兰“保姆门”事件,彰显了当今社会雇主和保姆之间的矛盾和互不信任感。
当今社会,人们对保姆的依赖越来越强,保姆服务也由低端的打扫卫生、做饭发展到了很多高级别的需求,例如伺候病人等特殊服务,往往既需要耐心,又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。那么雇主和保姆如何才能和平相处呢?笔者提出三点建议。
首先,契约规范。建议雇主不要自行到劳动力市场找保姆,最好通过家政公司或者熟人介绍,这样对保姆的人品和服务质量可以事先有个大概的了解。雇主从家政公司找到保姆后,双方应签订合同,一来可以事先界定保姆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、休息时间和工薪待遇,二来对雇主的权益也有一定的保障作用,因为雇主与家政服务公司之间已经形成了消费服务合同法律关系,家政服务公司应当认真审核、调查所介绍保姆的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户籍、家庭住址、服务能力等基本情况,并有责任和义务向雇主提供保姆的真实情况。
其次,建立信任。保姆跟雇主虽然是雇佣关系,但双方人格是平等的,雇主应当尊重保姆,不但要求其做好工作,也要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,让其感受温暖。作为保姆,也应多体谅雇主家的情况,做好份内之事。
再次,万一雇主侵犯了保姆的权益,保姆与雇主家庭发生的纠纷不可调解,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。(凡雨)
对雇佣关系进行约定
保姆与雇主究竟该如何和平相处,笔者认为,法制与人情皆有必要,两者应互为补充。
双方既是雇佣关系,就应当从法律上来对雇佣关系进行约定,如保姆在雇主家做家务时突然受伤,小伤一般都不会存在问题,自不必言;若是摔断了骨头,需要几万元的医药费,医药费由谁付?是雇主,还是家政公司?显然,谁都不愿意,这个时候,需要根据事先的约定来解决,出现这种事情究竟该咋办,比如买保险就是一个解决之道,那么,谁来买保险呢?是雇主、保姆,还是家政公司?
当然,这只是一个例子,意在说明双方在形成雇佣关系前,有必要以合同方式对双方的义务和权利进行明确的界定。
雇主和保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雇佣关系,保姆工作的内容是为雇主服务,以使雇主满意,实际上,双方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人情至关重要。作为保姆,要想雇主所想,尽量让雇主满意;作为雇主,决不可把保姆当佣人一样使唤,他(她)并非私人的奴隶,可以颐指气使。雇主要多了解保姆,他(她)的家庭、人品、经济状况等,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他(她),该帮助的时候就施以援手、真诚相待;该沟通的时候适当沟通,不要让问题积累。
双方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坦诚相待,相信,和平相处并不难。(蝈蝈)
人性篇
给保姆应有的尊重
疑儿子被雇主污蔑,心气难平伺机报复,保姆赵某竟然4刀砍死雇主家11岁的男孩。何其残忍的事情,竟然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,令人寒心。
此事并非特例,近年来,保姆与雇主之间的摩擦,甚至流血的恶性事件不断上演。保姆伤害雇主,抑或雇主伤害保姆,双方矛盾日渐尖锐。
看似偶然的恶性事件,背后却有着必然的原因。或许受传统观念的影响,大部分雇主对保姆,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点歧视,个别雇主甚至觉得保姆低人一等,是“下人”。雇主可以随意支使保姆,甚至可以随意践踏保姆的尊严。抱着这样的观念,有些雇主对保姆颐指气使,或者动不动出言不逊,对其进行侮辱;有些雇主甚至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保姆,一旦家里出现某些问题时,比如失窃等各种意外,首先怀疑的便是保姆;还有些雇主甚至像防贼一样防着保姆。
笔者认为,保姆得不到雇主应有的尊重,是许多摩擦和血案的祸根。当大家纷纷谴责无良、残暴的保姆时,何不剖析一下雇主的问题。假如,在深圳宝安发生的血案中,雇主能给保姆多一些尊重,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保姆的孩子,悲剧不会发生。
其实,早已破除阶级观念的当今社会,职业本该没有贵贱高低部分。不论是成功企业家、高级官员也好,清洁工人、保姆也罢,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。
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保姆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给保姆应有的尊重,这是雇主和保姆和平相处的基础,也是根本。(易心)
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保姆
雇主和保姆如何和平相处?其实很简单,雇主应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保姆,以诚相待,像一家人那样,就不会闹什么矛盾甚至冲突了。
新华社记者朱玉多年前请了一个保姆,名叫申燕,宁夏西海固人,那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。朱玉见到申燕时,她正在干农活。1个小时后,申燕顾不上换衣服,就含着泪,满怀向往地跟着朱玉去了北京。
朱玉没有把申燕当打工的保姆或是外人看待,而是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她,把她当作小妹妹。到了北京后,朱玉给申燕买了很多衣服。申燕以前从来没有使用过水龙头,甚至以为只有砸水龙头才有水,朱玉教她如何正确使用水龙头及一些家用电器。朱玉充满深情地说,申燕知道家里穷,这个懂事的姑娘,在离家3个月后,给家里寄去了第一笔收入——940元,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。与此同时,朱玉也给申燕家寄衣服、学习用品、种子……
这是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。雇主和保姆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,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关照、互相帮助,有什么事及时交流,雇主对保姆好,保姆也能感受得到,她也会为雇主分忧,两者的关系就越来越和谐,并产生深厚的感情了。(律迅)
(来源:《江门日报》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