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政服务业,蛋糕有多大 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,要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市场化、产业化、社会化,逐步建立比较健全的惠及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体系。
家庭服务业与传统的家政服务有什么区别?目前发展呈现什么特点,未来发展前景如何?国家有否进一步的鼓励政策?本报记者走访了商务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负责人。
一问:家庭服务,就是家政服务吗?
编辑:对许多人来说,家庭服务业是个新名词。它与我们以往熟知的家政业有什么区别吗?
白天亮: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,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、向家庭提供劳务、满足家庭需求的产业,大致有20多个门类,200多种服务项目,涉及家务劳动、家庭护理、维修服务、物业管理、社区导购、生活百事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。
而人们熟悉的家政业属于家庭服务业中的一类,但家庭服务业涵盖的领域更宽,而且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,其具体项目也在不断增加。比如北京市发放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券,老人可以凭券购买小时工、理发、老年饭桌等服务,预计2010年将有共40万老人受益。再比如宁波、杭州等新建社区,通过小区网络建设,居民可以在家里点餐、买菜,然后送货上门。
编辑:目前家庭服务业的发展,呈现着怎样的特点?
崔鹏:据测算,目前全国家庭服务业拥有各类服务企业和网点近50万家,从业人员1500多万人,年营业额保持着年均近20%左右的增长速度。
家庭服务业的发展,一方面体现在服务内容的拓展,家庭教育、家务管理、家庭理财、医疗保健、营养配餐、配送和居家养老等新兴服务进入家庭服务范畴,月子护理、搬家、保洁等服务的专业性越来越强。与此同时,服务对象不断拓宽,涵盖从新生儿、幼儿、少年、成年,到单亲家庭、老人和残障人士等不同年龄阶段、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群体。
近年来,从事家庭服务行业的企业连锁化步伐加快,不少企业经营门店已达到50家以上,呈现出跨区域连锁化发展的良好态势。规模较大的企业年营业额已达1000万元以上,许多企业经营规模以年均30%以上的速度增长。
应该说,家庭服务业的发展体现着“领域逐步扩展,服务分工更加细化,服务企业日益规模化”的特点。
二问:内容拓展,民生受益几何?
编辑:应该如何认识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必要性?
白天亮: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,随着经济发展,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,而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比重则呈上升趋势。目前,发达国家服务业人员的比重处于60%—78%之间,服务业发展较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在40%以上,而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32.4%,不仅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,也与不少发展中国家有较大差距。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,促进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,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。
有关部门对沈阳、青岛、长沙、成都4个城市的居民调查,有40%的家庭需要社会提供服务。全国城镇现有1.9亿户家庭中,平均约15%的家庭需要提供服务,其中蕴含2900万个就业岗位。
崔鹏:加快家庭服务业发展也是增加就业的客观需要。家庭服务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,一直是吸纳就业尤其是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、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就业的重要领域。加快家庭服务业发展,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,让人们生活有保障,致富有盼头。
编辑:家庭服务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?
白天亮:国务院近日已明确,在今后一个阶段要重点发展其中的家政服务、社区服务、养老服务、病患陪护,以及家庭用品配送、家庭教育等种类。
可以说,这些项目是当前特别急需的、应当大力发展的种类。比如,当前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已达8%以上,其中,空巢老人2500万人左右;0—14岁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9%。按城乡人口4.5∶5.5的比例计算,仅城市老人和儿童就有1.6亿人,其中,有大量老人和儿童需要养老、家庭教育等服务。
崔鹏:商务部商贸服务司负责人介绍说,在3—5年内,要在全国地级以上中心城市各建成一个家政服务网络中心,培育一批管理科学、运作规范、影响力较大的家政服务企业,每年培训20万名家政服务人员,初步形成布局合理、便利安全、协调联动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家政服务体系;同时,加快家政服务企业规模化、连锁化步伐,推进家政服务市场化、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,稳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,使行业总体水平基本适应服务市场需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。
三问:发展蓬勃,为何满意度不高?
编辑:按照这样的介绍,我国家庭服务业有了较大的发展。可为什么城镇居民还经常感到家庭服务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呢?
白天亮:人社部的有关负责人认为,尽管取得了较大发展,但家庭服务业仍然存在3个方面的主要问题。
一是行业组织化程度不高。目前,家庭服务企业普遍规模小、管理水平低,从业人员素质不高,缺乏相应的业务管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,因此许多人感到这个行业水准“参差不齐”。
二是市场管理不规范、监督机制缺失。这也是城镇居民觉得家庭服务业“乱象丛生”,而劳动者觉得干这行“没保障”的原因所在。
三是行业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,表现为政策法规不完善,行业准入制度、企业资质认定制度等尚未建立,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滞后。
崔鹏:同时,家庭服务市场供需信息也不够对称。居民有需求、找不到服务和企业有服务、找不到市场并存。街头广告满天飞,广大居民却陷入找不到满意服务或不敢接受服务的矛盾状态,阻碍了居民服务消费的实现。
编辑:这些“短板”该如何补上呢?
白天亮:从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角度看,当前关键是加强职业培训,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,使其更加专业化。同时,完善社会保障,根据家庭服务业农民工多、公益性强、赢利空间小的特点,实行适应家庭服务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。
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,应当鼓励各种资本投资创办家庭服务企业,并鼓励公益性的家政信息服务平台建设,国家可以对特定的行业,如养老等给予税收和财政支持。
把家庭服务业的蛋糕做大,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。政府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做好宏观管理,但微观层面的运营问题要靠企业、靠社会组织、靠市场机制来解决。
崔鹏:据商务部商贸服务司负责人介绍,近年商务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几项措施加快行业发展。例如,出台支持“家政服务网络中心”建设的政策,在居民和企业之间架起便利畅通的供需对接桥梁;实施“家政服务工程”,出台政策加强服务人员上岗培训,提升服务队伍素质等。
来源:人民网-《人民日报》
公 司:衢州市天天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地 址:衢州市区松园东区3幢1单元102室 市区荷花中路63号进去(米兰假日宾馆后面 ) 电 话:0570--3081890 3071890 8781890 传 真:0570--8588890 网 址:http://www.3081890.com 邮 箱:E-mail: qz81890@qq.com 在线QQ:415750295 790299357 联系人: 小 宁
 |